近年来,淮阴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工作原则,对照“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目标定位,努力实现营商环境全省考核排名、企业客商评价“两个提升”,以硬招实招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
转变工作作风,持续改善政务环境。淮阴区以“店小二”式贴心服务,持续为项目招引、项目开工保驾护航。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开展“模拟审批”,提供上门服务、座谈交流、联审会办等优质服务,及时掌握反馈企业需求,以优质的服务,保障企业的干事热情。加强各部门和单位的联动协作,形成合力,建立项目推进台账,细化产品服务清单,明确时间进度表,送服务到现场、进一线。
提升行政效能,加速项目开工建设。淮阴区将来淮企业进行分组分类,成立专班,安排专人问需问计、按需下单,从土地摘牌手续办理、各种规费缴纳到后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再到银行融资、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协调等,提供全链条全方位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去年全区持续开展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累计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63个、35个,累计实现有效投资194亿元。其中总投资202亿元的中天钢铁集团精品钢帘线项目从签约到“五证联发”用时90天。2022年1月8日举行集中开工,2023年1月8日迎来一厂投产,实现重大项目签约100天开工、一年建成投产。
强化制度支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淮阴区着眼企业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用为企业服务的“真心”换取企业发展的“信心”,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巩固拓展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制定《淮阴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文件、先后出台《淮阴区涉企服务“六项机制”实施细则》《优化营商环境“十件实事”实施方案》《优化营商环境全周期“服务+监督”助企发展实施办法》等文件,设置“企业开办集成服务专区”、推行工程项目“并联审容缺办”服务模式、打造省级“开门接电”示范区、推进不动产“一体化”登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