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打造江苏文旅新名片
    “非遗+旅游”,打造江苏文旅新名片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县区新闻招商引资党建在线特色镇村环保治理乡村振兴 成为会员
监督维权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医药前沿书画文艺企业风采金融保险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地方法制时代楷模消费投诉家电手机房产楼市汽车资讯曝光台养老养生 人员查询
  • 南京市
  • 苏州市
  • 无锡市
  • 常州市
  • 南通市
  • 徐州市
  • 扬州市
  • 镇江市
  • 泰州市
  • 盐城市
  • 连云港市
  • 淮安市
  • 宿迁市

“非遗+旅游”,打造江苏文旅新名片

4月11—12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扬州举办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和旅游界人士相聚一堂,深入研讨,领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生动图景,探寻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江苏密码”。

步入瘦西湖景区,只见繁花绽放、碧水如镜。作为扬州的文化名片,这座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仿佛一幅精致唯美的工笔长卷。古朴雅致的扬派盆景、韵味悠长的扬剧表演、独具特色的扬州“三把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分布于景区各处。一边走、一边看,瘦西湖春日胜景与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尽收眼底,浸润式多维度体验令嘉宾们赞叹不已——“在江苏,打开非遗的方式如此精彩纷呈!”

扬州瘦西湖,是江苏创新打造“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生动缩影。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指在保护传承非遗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

如今,在景区内与非遗“不期而遇”,已成为“水韵江苏”一道独特的风景。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沈伯宏告诉记者,目前,进驻景区的扬派盆景技艺、“三把刀”技艺、扬剧、杖头木偶戏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有50多个,促进景、情、境与非遗完美融合。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盛唐礼仪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二分明月忆扬州”沉浸式夜游活动,融入古琴、洞箫等演艺形式,自启动以来营收近3000万元,这让沈伯宏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非遗是旅游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两者融合发展将拥有广阔前景。”

文思豆腐、狮子头、翡翠烧卖、三丁包……在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品类众多的淮扬菜瞬间唤醒嘉宾们的味蕾。富春茶点将制作间搬到现场,“富春茶点的特点是应季应时,如春天的春笋包、夏天的干菜包、秋天的蟹黄包、冬天的雪菜包,四季不同,口味不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9岁的徐永珍一边介绍富春茶点技艺特点,一边与来宾热情交流。自从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慕名前来品尝的游客络绎不绝,徐永珍深感肩头责任之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味蕾也变得越来越‘挑剔’。我要将这门技艺保护好、传承好,让四面八方游客品尝到最正宗的富春茶点。”

扬州东关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场别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展演不时引人驻足。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漆器、折扇、扬州清曲、琴筝合奏、杖头木偶……这些古老非遗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情怀记忆,更是外地游客体味扬州风情的最好方式。“这是我第一次来扬州,江苏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又别有特色。”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孙泽锋感叹道。

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面向未来,如何让非遗技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如何让非遗价值得到更多元化的呈现?此次交流活动,给来自全国的文旅代表提供了一个互学互鉴的平台——

今年春节期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上海豫园灯会成为旅游市场“爆款”,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上海豫园(集团)有限公司大豫园首席文化官陈佳分享了这背后的“秘诀”:“今年我们将主题设为‘山海奇豫记’,将花灯内容聚焦《山海经》题材,和当下喜好奇幻文学的年轻人有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加上三星堆考古发现对《山海经》描述内容的佐证,使得这一题材增添吸粉引流的IP属性。”陈佳说,要让非遗走进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就要在非遗和年轻人之间,建立更加年轻态、更富时代感的情感“桥梁”。

江西景德镇古窑景区的13座历代典型窑炉,是极具震撼力的文化景观,常态化的复烧点火、开窑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活动,“目前,200多位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古窑手工制瓷作坊,整个景区成为一座大型的、‘活’的陶瓷非遗博物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周荣林说,“非遗+旅游”让古窑民俗博览区游客量大增,很多年轻人前来学习体验,旅游为非遗提供应用场景,而非遗为游客提供更有深度的文化旅游体验。

“江苏非遗挖掘得好、创新得好、传播得好,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值得学习借鉴。”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跑遍江苏13个设区市,对江苏非遗和旅游融合生动案例如数家珍。这次现场交流活动,更让他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如何构建非遗的当代价值,让其更好地活在当下?这是我们要共同思考的课题。”戴斌建议,非遗传承保护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通过与时尚、艺术、商业相结合,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场现场交流活动让我们看到,非遗和旅游,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相融,更碰撞出化学意义上的“火花”。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通过搭建“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创新创意平台,江苏非遗传承和保护将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以新姿态、新方式更好地“活”在当下、“火”在当下。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江苏省作家韩修存荣获第五届全国第五届“石膏山文学奖”提名奖

10月28日,由《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和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五届“石膏山”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山西灵石石膏山举行。江苏省作家韩修存从近600部(篇)参赛作品中获得提名奖。

第五届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5月底开幕

 5月25日,从苏州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将于5月底至6月底举办,届时将举行开幕式、闭幕式,“雅韵江南、文论江南、丝韵江南、多彩江南、乐游江南”五大板块及各地分会场等系列活动。 ...

南通多景区设免门票开放日

15日,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充分体验到景区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环境,在“5·19中国旅游日”即将到来之际,南通7家景区设立了免门票开放日。此次,设立免门票开放日的景区分别为南通啬园景区、南通军山景区、南通剑山景区、南通城市绿谷、...

江苏又添两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6月12日,在文旅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中,我省的常州市环球恐龙城休闲旅游区、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榜上有名。加上首批入选的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南京金陵饭店,目前全省共有4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常州市环...

第十九届中国·扬中河豚文化节硕果累累

4月27日,扬中市举行“第十九届中国·扬中河豚文化节”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7个签约项目总投资53.8亿元,展现了扬中“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丰硕成果。经贸活动一直是扬中河豚文化节的一大“主角”,今年,扬中发布新版“扬中招...

文旅消费优惠额度超亿元 江苏盱眙2023“十城十万”盱眙旅游护照发放活动收官

 28日,2023年“十城十万”盱眙旅游护照发放活动在南京收官。活动自1月10日启动以来,主办方先后前往南京、苏州、杭州、上海多市,共计为游客发放了10万余本盱眙旅游护照,文旅消费优惠额度超亿元。在活动现场美食...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2022—2025)聘任仪式举行

4月26日,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2022—2025)聘任仪式在江苏大剧院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副省长徐缨出席活动并为名师颁发聘书。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重...

2023年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开幕

4月10日,主题为“品质溧阳 共赴美好”的2023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正式启幕。溧阳市委书记叶明华在开幕式上致辞,诚邀国内外各地人民亲自到溧阳,共享品质城市的人文美妙、共享品质城市的生态美丽、共享品质城市的安居...

“非遗+旅游”,打造江苏文旅新名片

4月11—12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扬州举办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和旅游界人士相聚一堂,深入研讨,领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生动图景,探寻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江苏密码”。...

全国游客热捧盐城

朵朵海棠枝头俏外地游客盐城嗨周末株株花树惹人爱人潮涌动来踏青满树繁花竞争春花香中油菜金黄“旅游+研学”人气旺微风中水中荡舟春光里花海漫步百花闹春,千车万人,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今年的游客来得特别多,盐城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2023
04/15
10:41
浏览量:15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江苏省作家韩修存荣获第五届全国第五届“石膏山文学奖”提名奖

江苏省作家韩修存荣获第五届全国第五届“石膏山文学奖”提名奖

古小月:毛泽东特型演员

古小月:毛泽东特型演员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钱锋:邓小平特型演员

钱锋:邓小平特型演员

四海笙歌响,万家灯火明——在年俗里看见乡土中国

四海笙歌响,万家灯火明——在年俗里看见乡土中国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新法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红网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每日新闻网江苏工作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3号 联系电话:010–51420017 18611141167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190512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魅力江苏-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