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临泽镇小葛村:盘活千亩水面,孕育“年年有余”
    高邮市临泽镇小葛村:盘活千亩水面,孕育“年年有余”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县区新闻招商引资党建在线特色镇村环保治理乡村振兴 成为会员
监督维权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医药前沿书画文艺企业风采金融保险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地方法制时代楷模消费投诉家电手机房产楼市汽车资讯曝光台养老养生 人员查询
  • 南京市
  • 苏州市
  • 无锡市
  • 常州市
  • 南通市
  • 徐州市
  • 扬州市
  • 镇江市
  • 泰州市
  • 盐城市
  • 连云港市
  • 淮安市
  • 宿迁市

高邮市临泽镇小葛村:盘活千亩水面,孕育“年年有余”

      数十辆鲜活水产运输车在交易台前一字排开,活蹦乱跳的各种鲜鱼称重后被送入车厢水池……每天上午,位于高邮市临泽镇小葛村的东寅水产品批发市场,本地和周边的渔业养殖户以及来自全国的批发商在此交易,一派繁忙景象。

十年前的小葛村,却是另一番光景。那时,村集体负债高达400多万元。近十年,小葛村盘活大小塘口,紧抓水产养殖产业,引进批发市场,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经济强村、环境优美村。

“新农人”:

一尾塘鱼,打通致富大路

上午11时,暖阳高挂,微风轻拂。水产养殖户葛金学正在给鱼喂食,自动投饵机的管道延伸至塘中央,远处水面上不断冒出成群“小黑点”。“那是鱼儿张嘴来吃食,这几天正是鱼儿上市的时候。”葛金学说。

葛金学之前常年在高邮、江都做小生意,2012年被村干部动员回村创业,目前承包养殖水面150亩,是小葛村最大的水产养殖户。“二十出头时,家里养过鱼,但只有十来亩,一年也就赚千把块,我就出去做点饲料生意。十年前村里整合鱼塘重新发包,书记劝我回来重新养鱼。心里没底,不过想试试,就承包了80亩。”葛金学说。

万事开头难。葛金学也曾遭遇缺乏资金与技术方面的难题。“刚开始没钱买饲料,农商行给我贷款十几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村干部给我们找镇里、市里的专家免费做技术指导。”

都是养鱼,葛金学为何能成为最大的养殖户?“勤观察、生态养、常改底、智能化。”葛金学笑着概括。

他告诉调研组,虽然有一名工人帮忙,但他每天都要到塘口转一转。“早晨五六点钟就要到塘口下风处看看是否有小虫,这种虫就像针尖一样大,太阳出来就看不到了,发现了要及时用药。还要观察水肥度,塘水呈绿色说明藻类多,利于鱼生长。最后看鱼吃食,吃得好,鱼会一边吃一边张嘴跳上来,吃得不好,一会儿就游开了。”

葛金学解释说,生态养,坚决抵制“禁用药”;常改底,经常改善鱼塘底质,减少塘底细菌;智能化,塘中安装溶氧仪,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水温、pH值,水中氧气不足时可自动增氧。“改底成本较高,高温时一周一次,秋天半个月一次,一个塘要花300—400元。”

除了养鱼,葛金学还寻摸其他致富路,学习种养了160亩藕虾田。“目前,鱼塘亩均收益3000—4000元,藕塘亩均5000元,一年收入几十万元。”葛金学说。

“这几年村里规划得好,才有产业的成长。我们正好赶上了机遇,也才有良好的发展。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我还想再扩大养殖规模,尤其是鮰鱼的养殖。”葛金学信心满满。

村干部:

盘活塘口,谋划产业兴村

小葛村位于高邮与兴化交界处,村域面积6821亩,其中水资源面积4800多亩,早些年水面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村党总支书记祁志芳告诉记者,她于2012年4月上任时,小葛村集体负债高达45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

面对巨额债务,如何找到自身特色、谋划村庄发展?

村“两委”班子调研发现,小葛村水面广阔,“四大家鱼”一直是传统养殖项目,不过这并未让村民们富起来。“塘口虽多,但分布散、面积小、不成规模,承包金很低,最高的每亩150元,最低的只有几十元,不仅浪费资源,养殖效益也不高。”祁志芳说。

找到自身优势与症结所在,经过集体研究,小葛村提出“收回资源、统一改造、公开发包”思路,向改革要效益,向资源要收入。村“两委”一班人耐心细致做村民思想工作,终于完成塘口集中改造工程,100多个水产养殖小池塘变成28个大塘口,并在核心区新修一条2公里长的水泥路面,改善养殖环境和交通条件。通过公开招投标,养殖塘口的承包金上升到每亩750元。到2016年,村集体累计收取承包金近600万元,不仅还清所有债务,还有结余。

接下来,小葛村又将目标定在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上。2012年,村里引进东寅水产品批发市场,不仅有助于提升鱼类销售价格,也便于将先进的养殖理念、养殖技术、养殖品种引入本地,为小葛村及周边地区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村干部牵头创办明兰渔业专业合作社,创立“雨荷飘香”“小葛鱼”水产品牌,采取“支部+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引导村民在养好“四大家鱼”外,加快发展大闸蟹、小龙虾、白鱼、昂刺鱼等高经济价值的特水养殖。目前,小葛村有精养鱼池1500亩,藕虾混养与螃蟹养殖3100亩,水产养殖户135户。2021年,全村水产养殖收入40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0多万元。

从事水产养殖的村民年龄偏大,是当下祁志芳面临的难题。“我们将着重吸引在外年轻人返乡创业,同时引进高效养殖企业,让产业更加规范化、科技化。但高效养殖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这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如果能有一些特色田园乡村的项目扶持就更好了。”

“原住民”:

产业兴旺,村容大变模样

小葛村水产养殖的变迁,78岁的村民葛干祥看在眼里。

“十年前的小葛村是真穷,村容环境差。那时有句顺口溜‘小葛庄,下雨水汪汪,厨房连茅缸,苍蝇两头忙’。”葛干祥回忆,小葛村水网密布,早有养鱼传统,但均为小塘养鱼,并未有人靠此发家。“三亩五亩的,赚不到大钱。我养过20多年的鱼,也做过经纪人。”

在葛干祥眼里,小葛村的翻身来源于土地流转,这让养鱼成了一个能做大的产业,也让村民实实在在富起来。“小塘改大塘,养鱼成规模。现在村民有的做荷藕套养小龙虾,有的养殖‘四大家鱼’。村里成立合作社,引导社员更新品种,集中学习技术,大家收入自然就增加了。”他说,批发市场进驻后,方便村民实时掌握交易行情,每斤鱼的售价也高出0.1元—0.5元。“经纪人收入也高了,以前帮销一斤鱼拿一分钱,现在能拿三分钱。75岁以下只要身体好的,都能在村里找到活干,我弟弟给养殖户拉网捕鱼一天有150元。”

产业兴旺带动村庄环境改善,也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村里修缮了道路,清理了河道,还建有小公园、文化站、老年活动室。15名60岁以上的村民还自发成立夕阳红老年文艺宣传队,一周至少一次在小广场演出。“我3个儿子都在高邮城区安家了,但我还在村里住。住城里哪有住村里热闹?!”葛干祥说。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泗洪石集乡:全民创业让留守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这儿上班离家较近,都是手工活,任务不重,时间也比较有弹性,方便我们照顾老人和孩子,每月能领4500元左右,我十分满意。”近日,宿迁市竭诚体育器材有限公司职工刘婷婷高兴地介绍道。近年来,随着家乡鼓励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

连云港市海州区打造首个乡镇智慧养老小区

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数据信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防止意外发生,让老人的生活更安全;新建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可享受慢病管理、康乐活动等各类服务……日前,海州区民政局在锦屏镇锦屏新村打造全区首个乡镇智慧养老小区。  和城...

江苏省传统村落实现涉农县区全覆盖

近日,江苏省住建厅联合省文旅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认定公布第六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龙山社区孙垄子、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龙旺村龙泉嘴等63个村落,因传统资源较为丰富、人居环境有效...

泰州市6个村入选第六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

近日,经江苏省政府同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认定公布了63个传统资源较为丰富、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齐全的村落为第六批江苏省传统村落。...

丹阳吕城镇河南村:村美民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日,记者来到丹阳吕城镇河南村的蔬菜基地,蔬菜大棚里,有的村民忙着搭建避雨设施,有的在除草、浇灌,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暖。56岁的村民刘兵在基地里干活已有3年,是一名蔬菜基地里的“工薪族”。“现在村里发展蔬菜...

沛县张庄镇举行村规民约修订评优会

3月17日,沛县张庄镇举行村规民约修订评优会,对全镇32个村(社区)报送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共同评审,根据内容、主题、形式并结合修订过程,评选出田楼村、潘庄社区、张楼村、范庄社区、崔寨社区等地25篇优秀村规民约。今年以...

宿城区屠园镇:“积分制”让乡村更富更美更文明

“你积分多,可以兑一袋大米和一桶油。”“30积分,洗衣液一桶!”又到了积分兑换时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按照积分兑换标准为前来兑换的群众送上物品,领到物品的群众满脸喜悦。社会治理积分制已经在屠...

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 徐州四个村上榜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徐州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铜山区利国镇西李村、睢宁县姚集镇黄山前村、新沂市棋盘镇花厅村等四个村上榜。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位于微山湖畔,独特的山水田园风...

金湖县吕良镇三园村:闲置资源“巧变身” 乡村风貌“大变样”

古朴干净的屋院、瓜果飘香的菜园、碧波荡漾的池塘……踏入金湖县吕良镇三园村,浓浓乡韵扑面而来。每逢节假日,各地游客来到三园村,感受别具韵味的渔乡风情,体验远离喧嚣的乡村生活。近年来,三园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盘活农村闲置宅基...

通州区川姜镇启江村:为民解忧办实事,修桥惠民暖人心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启江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有事好商量”为抓手,扎实开展协商议事工作,积极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掌握辖区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开辟新路径。前期,...

2023
04/14
22:54
浏览量:31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姜堰区盐大村:1000多亩草莓成熟上市

姜堰区盐大村:1000多亩草莓成熟上市

丹阳司徒镇:百亩梅林春满枝 特色产业助致富

丹阳司徒镇:百亩梅林春满枝 特色产业助致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新法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红网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每日新闻网江苏工作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3号 联系电话:010–51420017 18611141167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190512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魅力江苏-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