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机投资疑云:打着公益旗号的庞氏骗局?
    口罩机投资疑云:打着公益旗号的庞氏骗局?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县区新闻招商引资党建在线特色镇村环保治理乡村振兴 成为会员
监督维权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医药前沿书画文艺企业风采金融保险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地方法制时代楷模消费投诉家电手机房产楼市汽车资讯曝光台养老养生 人员查询
  • 南京市
  • 苏州市
  • 无锡市
  • 常州市
  • 南通市
  • 徐州市
  • 扬州市
  • 镇江市
  • 泰州市
  • 盐城市
  • 连云港市
  • 淮安市
  • 宿迁市

口罩机投资疑云:打着公益旗号的庞氏骗局?

 在深圳快退休的张洪(化名)通过同事了解到一个“很赚钱”的项目:投资公益口罩自助发放机(下称“口罩机”)。花5360元购买1台口罩机,2年就能赚一倍;买5台以上,2年则能赚两倍收益。

  不仅收益奇高,项目还有两大“亮点”:收益固定并写进合同,按天结算;购买者无需参与经营,设备交由公司代管。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运营方是江苏派派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派派乐”)。公司在深圳的一位“合伙人”温茹云(化名)称,她前后投资了上百台口罩机,每天收益近7000元,一年能赚200多万元。

  家人知道后,提醒张洪可能是“庞氏骗局”,劝她别买。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诱人收益背后疑云重重。市面上还有不少类似公司在大张旗鼓地推广。那么,这种项目到底是不是“庞氏骗局”?这家被多家媒体报道的公司又是如何打着“公益”的旗号在全国运作的?

  “躺赚”

  疫情暴发以来,口罩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些人从这一巨大需求中嗅到商机,在疫情暴发初期就快速推出了与无人售货机类似的口罩机。派派乐介绍里,所谓“公益口罩机”,通常被摆放在商场、医院、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出入口,没戴口罩的人微信扫码就可免费领取。

  张洪想要投资的就是这种“公益口罩机”。销售人员提供给张洪的收益表显示,1台口罩机的价格是5360元,购买1台,2年后扣除本金能得到5590元纯收益;买的越多,收益越高,若投入58960元购买11台,2年后扣除成本净赚119890元。

  如此高的收益率,就连已成为历史的P2P都相形见绌。记者以投资人身份两次暗访派派乐深圳办公室,负责人肖芳(化名)及多位派派乐员工给记者计算的收益都与此相同。

  据记者了解,肖芳、温茹云是先投资了口罩机,后发展成派派乐员工甚至分公司负责人。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浙江嘉兴、四川宜宾、江苏宿迁等地的派派乐分公司中。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更多人投资口罩机。

  记者获得的《购机及托管协议书》显示,乙方的身份是合伙人,“向甲方申请‘智能售货机’APP共享平台‘速派科技’智能售货机托管资格”,“享有指定购买智能售货机托管收益分红权”。

  派派乐还将高额固定收益写进协议中:乙方享有购买售货机托管在“速派科技公司”的每天固定收益15元,共计享受730天;收益分配按日执行,乙方可以每日申请提现,24小时内收益分配到账;如乙方托管中出现特殊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终止合同,退回购机款。

  由此可见,派派乐口罩机用来吸引投资人有几大特点:写进合同里的超高固定收益并可每日提取;在收益总额不超本金情况下可随时退款以保本金无损;无需参与日常经营,真正做到“一本万利,在家数钱”。

  多位派派乐员工反复向记者宣称,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除了托管模式,派派乐还有代理模式。成为地方代理商后,可以以3500元一台的价格购买口罩机。代理商负责设备的投放、运维,派派乐免费提供口罩并与代理商按比例分享收益。

  派派乐主要推广的是托管模式。派派乐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黄才艳告诉记者,70%的口罩机是通过托管模式卖给像温茹云这样的个人。在温茹云和另一位买了数十台机器的退休阿姨眼里,所谓的投资口罩机,实际与买“理财产品”无异。

  温茹云退休前在深圳是一名老师,她说,去年通过学生家长了解到派派乐,“当时就是冲着做公益过来的”,“大部分用信用卡”买了21台口罩机,之后把“赚到的钱再投进去”,“利滚利”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台机器,每天的收益就有近7000元。

  广告机

  那么,派派乐是怎么靠“公益口罩机”为它的合伙人赚到超高收益的?

  派派乐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广告。

  当记者以投资为由于2022年9月在派派乐深圳办公室里见到黄才艳时,她直言“公益口罩机”实际上就是一台广告机。

  它的模式很简单:领取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关注跳出的公众号或观看视频广告后,才能免费领取口罩。每关注一次或观看一次,相应的公号方或广告主就会向派派乐支付一笔广告费。此外还可以在口罩机上的大屏幕、机身和口罩包装上打广告。

  黄才艳表示,每发出一个口罩能获得0.4元的广告费。记者看到的实时数据显示,截至1月初,派派乐累计已发出3.83亿个口罩,总广告消耗金额约1.53亿元。黄才艳称,从2020年3月成立至今,派派乐在全国已经投放了6万多台口罩机。

  过去十年,各种互联网平台为获客而烧钱补贴用户的做法屡见不鲜。相比起来,通过免费发放成本低至几分钱的口罩来获客不过小菜一碟。

  若按照黄才艳所称70%的口罩机(约4万多台)通过托管模式运营粗略估算,派派乐目前已从个人投资者手里筹集了超2亿元资金。而要实现向投资者承诺的收益,在不计入各项成本的情况下,这些口罩机需在2年的运营周期内创造4亿~6亿元的营收。

  依照派派乐的数据,通过发放口罩近3年仅获得了约1.53亿元的收入。当然,口罩机屏幕、机身、口罩外包装等的广告收入并未计算在内。但据记者了解,未披露数据的其他广告收入不会超过发放口罩获得的广告收入。

  换句话说,派派乐仅凭其宣称的广告模式,几乎不可能达到许诺给合伙人的超高收益。

  在许多场合,黄才艳将派派乐对标分众传媒,声称实现“纳斯达克敲钟”的目标“肯定没问题”。

  但即使是已经做到行业第一的分众传媒,2022年三季报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1.17%。国内互联网广告市场增速放缓,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预计,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较2021年仅增长4%。

  在自身广告营收不足,且整体市场景气度不高的情况下,派派乐到底能不能依靠其宣称的商业模式实现对合伙人的超高收益许诺,还是在玩危险的资金盘游戏,引发了外界质疑。

  证券时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派派乐设计的托管模式中,购买了口罩机的合伙人只会得到一串设备编码,看不到实体机器,甚至连投放位置也不清楚。派派乐员工、同样也购买了口罩机的周宜(化名)表示,他也看不到机器位置,“只有老板知道”。

  深圳是派派乐华南布局的核心城市。记者在去年9月和今年1月两次前往其深圳办公室探访时,都询问在深圳哪些地方投放了口罩机,被告知明确投放地址的只有位于龙华区的一家商场。而派派乐数据显示,1月初,在深圳投放的口罩机数量为1581台。

  记者在龙华天虹商场入口处看到了2台口罩机,其中一台电源未接通,没有工作。另一台可正常工作的机器屏幕上,除了几条公益宣传视频,未见有商业广告播出。2台机器身上也都没有张贴广告。

  记者春节前实地探访了派派乐最早一家公司的注册地——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自县城向北约11公里的立派路东侧,一栋挂着“派派乐集团”标识的醒目蓝色建筑就是它的生产基地,王姓负责人称,“全国所有的机子都是从我们这里发出去的”。临近假期,工人已经放假,厂房内摆放着数百台已经组装好的口罩机。

  “公益”旗号

  派派乐集团的董事长名为臧兆利,1981年出生,也是黄才艳的丈夫。据前述王姓负责人介绍,臧是沭阳本地企业家。臧兆利在一档节目中聊到,在创立派派乐之前“做了十五六年”的医药销售,“感觉这个行业没什么太大的发展”后,突发的疫情让他有了做口罩机的想法。

  “公益”被他们视为投放口罩机的最佳手段。初次见面时,黄才艳就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表示,他们就是“打着公益的旗号”为实际上的广告机铺设免费的渠道。

  知名公益组织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下称“光华基金会”)是派派乐向潜在投资人重点宣传的合作方,在公司投放的部分口罩机上印有光华基金会的标志。

  2022年12月14日,黄才艳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派派乐与光华基金会联合设立的“派公益计划”正式成立,接受社会捐赠。该条朋友圈还配了一份光华基金会的文件截图——《关于捐赠自助口罩终端设备的通知》(下称“《通知》”),内称“自助终端设备公益计划主要面向城市人流密集地区布设,合作单位可根据当地需求向基金会提出申请,基金会联系协调爱心企业无偿提供口罩终端设备布设和运维服务”。

  证券时报记者向光华基金会求证上述通知及双方合作情况,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对派派乐来说,有了与基金会的绑定,许多公共场所无需主动开拓,就能以“公益口罩机”的名义顺利投放,不用交场地费,甚至连机器运行的电费也免了。

  记者搜索发现,山东潍坊、淄博,四川彭州、江苏宿迁等地的地方媒体,都曾报道过派派乐的口罩机在当地落地供市民免费取用的新闻,甚至在央媒的新闻中也出现过派派乐口罩机的身影。报道都着重强调了口罩机的“公益”属性,未提及广告、投资等内容。

  通过媒体宣传及超高收益承诺吸引公众投资后,投资款就成了派派乐的运营资金,如此不断扩张。对那些投资派派乐的合伙人来说,他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派派乐有限的广告营收,能支撑起这个商业模式吗?一旦其现金流(广告收入+新进投资款)中断,许诺每日可提现的超高收益还能兑付吗?

  在被记者反复质疑广告收入如何保证高收益,员工周宜无法做出合理解释后摇摇头说,“投资总是有风险的”,“就是赌”。

  风险隐现

  多位生产口罩机的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疫情开始后冒出了上百家口罩机公司,运营模式各有不同。有的以销售机器为主,有的类似共享充电宝的加盟模式,类似派派乐打着公益旗号的公司也不少见。

  其中,一家叫做“戴了吗”的口罩机品牌公司,声称获得了融创集团旗下融创大健康1.2亿元战略投资。融创大健康董事局主席孙宏全是融创中国创始人孙宏斌的弟弟。戴了吗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融创的支持,戴了吗的口罩机可以独家进驻全国数十家如今已归为融创旗下的万达广场。

  记者通过与多个戴了吗的员工沟通后了解到,戴了吗采取的运营模式与派派乐类似,也是以“公益口罩机”的名义向民众免费发口罩,通过广告获取收益。同样,戴了吗也找了一家公益组织——北京善行公益基金会——合作,推广“公益口罩 千城万点”的项目。

  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新冠病毒致病性减弱,众多口罩机公司就已经开始考虑若疫情防控政策改变,口罩逐渐退出大众的日常生活后何去何从的问题。

  那些以口罩机为由头的“投资理财”项目,风险也将逐渐暴露。

  2021年2月,有媒体报道河南登封上百人投资自助口罩机被骗。在被骗者提供的合同中,明确写着“设备投放市场后甲方(每天)付予乙方保底利润55元整”,一台口罩机的价格实际上只需1380元。投资人付完钱后,就被这家广州公司的员工踢出了群。


【作者:田牧 臧晓松】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什么样的工作是一份好工作?曾几何时,在外界看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对着电脑,这样的工作才称得上体面工作。然而最近,一些人却“逃离”写字楼,干起体力活。他们中,有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的职场老人,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前大...

首付不够可以贷,二套房贷变首套?南京江北楼盘“华昌金沙一品”涉嫌诱导购房者骗贷

近日,有市民向扬子晚报新闻热线96096反映,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华昌金沙一品售楼员向并不具备购买能力的购房者宣称,首付不够、二套房贷想变首套,他们都可以介绍第三方帮忙解决。面对这样的诱惑,购房者心中忐忑,担心暗藏风险。对...

七旬“牛大爷”无证驾驶拼装车,跨越千里开到了南京

     小轿车已经是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有些小轿车驾驶员虽说会开车,但是他们没有驾驶证。4月12日,南京江宁东山交警就查获了一名特殊的司机和一辆特殊的车辆。说驾驶员特殊,因为他是一位年过...

保障手机用户权益 “解绑”仍需努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使用自己新办的手机号在App上注册,却发现自己的号码已经被别人“抢注”了;明明没有使用过某些App,却三天两头接到“贷款”或“交友”短信;手机号码要销号,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想要注销绑定的App账户,...

“人脸识别纠纷第一案”:个人信息司法保护的典范

2019年4月,郭某向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世界)购买双人年卡。野生动物世界以店堂告示形式公示年卡的办理和使用说明,告知需采集指纹,持卡人游览园区需同时验证年卡及指纹入园。郭某与其妻子留存了姓名、身份...

银杏被切树皮 南京居民留言后获回应:已处罚毁绿者并开展养护

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留言截图“银杏树被环切树皮,树叶开始掉落,担心会死掉。”4月4日,南京秦淮区居民姚女士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家门口一棵银杏树被人在底部环切了一圈树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提供保养方案。姚...

危化品在电商平台售卖 专家建议监管亟待线上线下一体化

一些电商平台公开售卖氨水浓度超过10%的溶液和高浓度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以及无证售卖老鼠药、农药等有毒物品。有境外社交平台甚至建立了剧毒物品运输渠道,个人可以通过平台买到百草枯、破氧毒素等剧毒药物国家对含仓储经营在内的危...

网络直播间“行医”乱象暴露监管漏洞

标着“初级农产品”的药材,被直播间夸大为能治多种疾病的“神药”;身着白大褂的老人,配合着主播在一旁称药、打包;将医疗词汇拆分重组成新型营销话术,以躲避违禁词审查。近期,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养生类账号活跃在网络直播平台,违反...

ofo小黄车已彻底无法登录,用户怎么办?

近期不少网友表示,目前ofo已经无法登录。记者打开微信ofo小程序,点击登录后,一直显示“网络异常”。 记者又分别用苹果和安卓手机尝试登录软件,无法收到验证短信。而拨打ofo官方电话则提示无法接通。该公司的其他电话也在关...

新能源车充电APP为啥不好用?

如今,繁忙的道路上,新能源汽车的身影随处可见。最新公布的新车销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比由2021年的1/8增至2022年的1/4,也就是说,新车销售中每4辆车里就有1辆新能源汽车。相应的,不论小区内、商圈周边还是道...

2023
04/17
14:15
田牧 臧晓松
浏览量:25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付不够可以贷,二套房贷变首套?南京江北楼盘“华昌金沙一品”涉嫌诱导购房者骗贷

首付不够可以贷,二套房贷变首套?南京江北楼盘“华昌金沙一品”涉嫌诱导购房者骗贷

苏州科技大学凌晨4点发待录取通知引发热议

苏州科技大学凌晨4点发待录取通知引发热议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新法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红网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每日新闻网江苏工作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3号 联系电话:010–51420017 18611141167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190512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魅力江苏-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