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环监测1号缓缓从岸边驶向太湖,船尾泛起阵阵涟漪,湖面偶有鹭鸟掠过,岸边游人如织,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共生的画卷。这是中国环境报社调研组一行日前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上看到的景象。
太湖的美,离不开近年来无锡多措并举狠抓太湖治理。无锡地处太湖西北部,拥有太湖水面面积594平方公里,占全湖总面积的25.4%;占有太湖岸线130公里,约占沿湖总岸线的三分之一。
在机制建设方面,太湖流域率先出台《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的决定》,将全市域划为太湖保护区,并将太湖湖体纳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在控源截污方面,以太湖治理为核心,持续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2022年组织实施了九大类203项治太重点工程项目,年度实际投入超过百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在“治太”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监测船上,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在太湖湖体布设24个浮动站、23个蓝藻巡视点,全市域建成1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沿岸建设了由89个点构成的蓝藻分布视频监视系统。配备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形成定时、在线、快速、全天候的监测体系。同时,综合利用视频观测、人工巡查、无人机巡飞等手段,建立“陆水统筹、天地一体,常态与应急相结合”的太湖水质藻情监测预警网络。
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2022年,在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太湖连续实现十五年安全度夏,太湖无锡水域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水质为近十五年来最佳,总磷浓度较2006年下降44.0%,总氮浓度下降75.8%,水质类别由Ⅴ类好转并稳定在目前的Ⅳ类。13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总磷、总氮浓度十五年来首次全部达到年度考核控制浓度。